一、江苏省自动化学会伺服与运动控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一届一次委员会议在埃斯顿自动化举行
6月24日,江苏省自动化学会伺服与运动控制专委会成立大会暨一届一次委员会议在埃斯顿自动化举行。来自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和埃斯顿自动化的多位专委会委员出席会议。
伺服与运动控制专委会主任委员、埃斯顿自动化研究院院长钱巍博士介绍了专委会创立的背景和目标,他表示,专委会将本着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融合产学研用,加强合作交流,促进伺服与运动控制技术领域的进步和发展。会上,各位参会委员就伺服与运动控制专委会下一步工作的发展规划、开展形式和成果应用等展开了热烈讨论,为专委会未来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导意见。
未来,专委会将强化平台建设,把创新与需求融合在一起,通过学术会议,交流讨论,参观访问等形式加强会员间的技术交流,为产学研用的互利合作牵线搭桥;并利用专委会的领域专家的优势,通过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等促进技术进步,进一步提升专委会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专委会的凝聚力,努力开创专委会工作的新局面。
二、东北区域3D打印快速成型中心在沈成立
6月27日,东北区域3D打印快速成型中心在沈成立。中心成立后将与东北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沈阳大学、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等东北地区多所高校建立校企合作联盟。
当日上午9时,东北区域3D打印快速成型中心揭牌仪式在铁西金谷产业园举行,该中心的成立意味着掀开产教融合新篇章,引领东北3D打印企业迅速与国际接轨。据介绍,该中心由三迪度维整合全国范围内优秀3D打印产业资源组成,中心成立后,将借助铁西区“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的趋势,全面支撑东北工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东北区域3D打印快速成型中心是在铁西区政府的指导下,3D SYSTEMS公司的支持下,由三迪度维科技有限公司发起运营的3D打印公共服务平台,下设3D打印加工服务中心、3D人才培训认证中心、3D技术创新中心及3D打印生产基地,致力于帮助教育科研、智能制造、汽车、医疗、文创等行业应用3D打印进行创新实践。
三、广州市与新松公司战略合作 共建广州国际机器人产业园
昨天上午,广州市政府与中国科学院所属的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松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受广州市市长温国辉委托,市政府秘书长叶牛平与中国科学院秘书长邓麦村一行座谈,并共同见证协议签署。
据悉,新松公司隶属中国科学院,是一家以机器人技术为核心,致力于数字化智能制造装备的高科技上市企业,是全球机器人产品线最全的厂商之一。根据双方签署的协议,广州市政府与新松公司将共建广州国际机器人产业园及新松机器人南方总部基地,在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领域开展创新研发、生产制造、应用推广、招商引资、金融服务等合作。同时,积极对接、引进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先进技术及高端人才,建设国际高端创新平台,形成完整的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生态链。
叶牛平在座谈时说,广州市正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市政府支持中国科学院各类项目在广州发展,推动新松机器人等合作项目落地并做大做强做优,加快形成以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为引领的高端装备制造业集群。邓麦村表示,中国科学院将深化与广州市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在广州转化应用,为广州创新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索继栓、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院长吴创之、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所所长于海斌、新松公司总裁曲道奎,广州市相关单位负责同志等参加活动。
四、香河机器人产业港跻身2017中国产业园区创新力百强
6月25日下午,第三届“一带一路”园区建设国际合作峰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盛大举行。此次峰会规格高、规模大,多位国内外经济领域各级领导和专家、国家级省级企业园区管委会负责人及代表、中央及省级国有企业负责人及代表近千人出席了会议。
峰会对外正式公布了2017“中国产业园区创新力百强、中国产业园区成长力百强、中国特色小镇产业发展百强企业”榜单,香河机器人产业港成功入选中国产业园区创新力百强。
香河机器人产业港处于京津冀核心发展区域、京津“一小时经济圈”黄金节点。按照“一个产业园就是一个产业集群“的思路,香河机器人产业港定位于发展服务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产业,重点发展产业链中的核心零部件、机器人本体、机器人系统集成环节,以设计研发为突破口,涉及全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目前,香河机器人产业港产业生态初步构建完成,包括工业机器人巨头德国尼玛克、3D打印行业领先企业汇天威在内的近60家领军企业落户,其中有30余家企业已经投产,形成了“市场推广、第三方服务、资本驱动、政务服务、供应链服务、孵化加速、人才驱动、生活配套”八大平台服务体系为核心的产业生态圈。
如今,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香河机器人产业港已经吸引了成为京津冀区域独树一帜的机器人产业高地。
五、瓦轴集团与英国Romax共建全球轴承联合仿真技术中心
近日,瓦轴集团公司和英国Romax科技有限公司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双方将携手打造全球轴承联合仿真技术中心,共同致力于轴承关键领域仿真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等。瓦轴集团公司董事长孟伟与英国Romax公司全球商务总裁、中国公司总经理胡晓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为全球轴承联合仿真技术中心揭牌,这标志着瓦轴集团仿真计算技术迈向了新的高度。
英国Romax公司是世界传动系统、轴承、齿轮箱行业软件、仿真和工程服务的领导者,其在轴承领域创立的计算方法和理念多次被国际标准所采纳,并基于下一代互联网与工业4.0的发展趋势,成功开发了基于云端的在线轴承选型计算及协同开发平台,为轴承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定制化服务。
胡晓冰在致辞中表示,Romax将在联合仿真技术中心投入全球最优秀的轴承专家团队资源,应用最前沿的轴承仿真技术,分享最先进的产品开发流程。未来双方还将在大兆瓦海上风电主轴承研发,航空航天轴承、铁路轴承、汽车轴承、RV机器人减速机轴承等领域加强合作,助力瓦轴高端产品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
孟伟表示,联合仿真技术中心的成立标志着双方合作迈向崭新阶段,必将对瓦轴集团技术进步和中国轴承产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仿真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是瓦轴实施高端化、国际化战略的重要支撑。双方将以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原则,整合优势资源,充分发挥联合仿真中心的平台作用,将其建设成为客户首选的仿真技术平台和开放合作共赢的平台,共同推动中国轴承工业的发展。
六、中美研究团队设计三维柔性电子器件可与人体“无缝贴合”
传统的可穿戴传感器由于无法顺应人体曲线常常会掉落,令穿戴者尴尬。科学家近日联合研发出可无缝贴合人体的三维柔性电子器件,在生物医学器件、柔性机器人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
近年来,柔性传感器、柔性电子电路、柔性射频器件等柔性电子器件,在信息、医疗、国防等领域应用愈加广泛。但此前的柔性电子器件大多基于简单的二维平面设计,变形性较差,不易与人体的立体构造贴合。来自美国西北大学和中国清华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独特的力学设计,制备出可适应复杂人体使用需求的三维多模块电子器件系统。相关论文近日发表在英国《自然·通讯》杂志网络版上。
为了实现平面向立体的转化,科学家首先将特定的平面曲线结构选择性地粘贴在一个拉伸开的弹性基底上,然后松开基底,基底开始收缩,于是平面曲线就“站立起来”,形成了三维螺旋结构导线。这种导线正是三维电子器件中的核心组成,使得器件更容易变形,更适合与人体贴合。
“这种可适用100纳米到10厘米等多尺度的技术,不仅可直接应用于复杂的微纳电子器件设计,而且在柔性机器人、虚拟现实、自主导航系统等领域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论文的通讯作者之一、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工程力学系副教授张一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