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今日简讯-20171208
2017-12-08 悉恩悉机床网

一、天津临港打造中欧先进制造产业园核心区


  记者近日从天津临港经济区了解到,《天津中欧先进制造产业园建设方案》正式获批,园区总体规划面积194平方公里,形成“一核心五辐射区”布局。核心区位于临港经济区,重点发展智能装备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以及海洋高端装备产业,形成中欧产业园先进制造产业集群聚集区。五个辐射区布局在开发、保税、高新三个区域内,分别重点发展中德高端装备制造、中德汽车制造、中欧航空制造、中欧新一代信息技术、中欧生物医药五个产业。

 

  据了解,天津中欧先进制造产业园核心区域布局于临港经济区,规划面积115平方公里。产业园核心区将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在天津临港经济区建设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的定位要求,在临港经济区现有装备制造优势产业的基础上,中欧产业园临港核心区重点发展以工业机器人、高端数控机床、智能电网设备、小型低空飞行器(机)为代表的智能装备产业;以氢燃料电池及发电系统、新材料产业;以高端造修船、海洋工程装备、为代表的海洋高端装备产业,形成中欧产业园先进制造产业集群聚集区。


  中欧产业园将建设成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示范区、中欧区域合作标杆区、中欧高端产业集聚发展领航区,打造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引擎、国家级对外产业合作新平台,推进《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的融合发展。《方案》明确了阶段性重点工作目标,到2025年中欧产业园将建成国内领先的先进制造产业园区。


二、大连光洋科技 扩大高端产能

  127日,记者在大连光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看到,数十套大型数控加工中心同时进行总装,几位客户正在与该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测试验收即将交付的高端产品五轴龙门加工中心。该企业此类产品已经连续三年占据国内五轴数控机床50%以上的市场份额。为打破产能瓶颈,集团投资的大连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已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23亿元,是目前国内机床领域投资最大的项目。


三、沈阳机床“建湖5D智造谷”正式揭牌

 

  12月7日,在南京召开的2017年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上,由沈阳机床集团与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人民政府共同打造的"5D智造谷"项目正式揭牌。作为苏辽产业合作重点项目,建湖5D智造谷总投资25亿元,新建厂房13万平方米,新上i5各类智能机床5000台,重点打造"一基地六中心",共同努力将5D智造谷建设成为"中国制造2025""工业4.0"的国家级智能制造样本和具有中国智能制造特色的"工业小镇"。

 

  "在这里企业可以随时拎包入住,厂房、机床、技术、甚至订单都无须操心,享受一条龙服务,让个性化定制更轻松,"关锡友介绍称,基于i5技术升级的"5D智造谷",是包含数字系统、工业数据、数字化、即需即在、数字经济在内的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新平台,以委托、融资、分享等多种方式,为创业者提供在线生产力共享服务。"5D智造谷"里不仅集聚一批智能工厂,还配套智造体验、研发实训、云服务、智能检测和再制造服务机构,打造制造业区域化一体化升级样本。

 

  建湖县县长薛盛堂表示,"在建湖县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引入'5D智造谷'项目,不仅可以有力推动建湖本地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同时这种开机付费的模式,可以很好的突破青年创业者缺少资金、缺少平台的壁垒。"据悉,"建湖5D智造谷"已于今年9月完成产业基金的设立工作并开始使用。其中,一期已有632台智能机床到达车间现场。二期36000平方米标准化厂房正在建设中,预计年底竣工并达到使用标准。


四、王华明:激光三维增材制造技术并非万能 不能取代传统加工

 

  在近日由湖南省政府、中国航天科工联合主办的军民融合新材料新工艺高峰会议上,我国3D打印领域的知名专家王华明说,“3D打印仅仅是一种成型制造技术,不能取代传统的减材制造加工,不要妄论‘哪一种技术是先进的,哪一种技术是落后的’,用得合适可能就先进,用错了地方可能就是落后”。

 

  王华明表示,3D打印技术仅仅是制造技术大家庭一个“明星成员”,并非万能,也有其适用范围。比如,对于一些尺寸非常大、结构非常复杂、性能要求非常高的构件,3D打印相比传统的减材加工技术,就有诸如节省材料、方便加工、缩短周期、降低成本等优势。“但如果零件简单、结构也不复杂,且需要大规模生产,采用传统工艺可能更快、更便宜”,目前,3D打印技术的主要应用有非金属零件增材制造、生物组织及器官增材制造、高性能金属构件增材制造等。

 

  当然,王华明还提到,3D打印对整个制造业仍具有变革性意义——比如他带领团队3D打印出飞机钛合金大型主承力构件,这是传统技术至今难以实现的。在面向未来的材料和工艺需求中,他说,3D打印和其他先进制造技术互补结合,或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五、重庆出台《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127日,记者从重庆市经信委获悉,该委日前出台《重庆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简称《方案》),计划到2020年培育10-15个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在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等领域创建1-2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方案》提出,未来3年内计划培育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将围绕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物联网等创新领域,以及企业绿色化、智能化、服务化、高端化转型发展的技术领域进行布局。届时,将通过对重点制造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进行突破,加速科技成果商业化和产业化,优化制造业创新生态环境等,形成以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为核心、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为支撑的全市制造业创新体系。

 

  “在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过程中,重庆将充分发挥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积极性。”重庆市经信委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在重庆工业企业中,新增88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1家工业和信息化重点实验室,共计168个企业创新产品获“市级重大新产品”称号。随着“中国制造2025”和重庆市提出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加快推动重庆制造业创新能力建设成为当务之急。据介绍,企业创建制造业创新中心可采取“公司+联盟”等方式运行。创新中心建立后,其具体任务包括:开展产业共性及关键技术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移扩散和商业化应用;研制形成一批行业标准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制度,培养高水平领军人才与创新团队等。

悉恩悉机床网总机:0371-56767678
邮箱:
info@cncjichuang.com
1011061863@qq.com
备案号:豫ICP备16022988号-1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工商局电子营业执照
暴恐音视频举报
银联特约商户
网络社会征信网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获取更多服务,请扫描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