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把智能制造作为制造强省建设的主攻方向和突破口,通过强化智能装备发展、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建设、工业机器人推广应用,不断加快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培育发展了一批新动能,全面提升了企业装备水平,提高了企业劳动生产率和综合竞争力,促进了安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智能装备快速发展。安徽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已形成以中科院智能研究所、合工大智能研究院等科研机构为研发主体,以埃夫特、欣奕华、配天、欢颜等企业为龙头的整机企业集群,以奥一精机、固高自动化、翡叶动力科技等企业为龙头的关键零部件企业集群,以江淮汽车、奇瑞汽车、全柴动力等为骨干的典型示范应用企业。2018年全年生产工业机器人1.1万台,增长37.5%;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4400台,增长33.3%。今年1-9月份,安徽生产工业机器人11000台,同比增长34%,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3900台。合肥锻压大型数控压力机居全国前列;马鞍山博望区为国内最大的数控成型机床基地;繁昌县为国内重要的3D打印装备基地;部分智能化生产线居国内领先,如:安徽巨一自动化装备公司的汽车变速器自动化装配与测试生产线,蚌埠玻璃院的超薄电子玻璃生产线等。
智能制造效果明显。智能制造是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的新型生产方式。2015年以来,安徽省共有25个项目获得国家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和新模式应用项目支持,争取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18个。2018年、2019年安徽省共认定了45个省级智能工厂、204个数字化车间,覆盖全部地市,涵盖制造业的25个行业类别,直接拉动投资160多亿元。今年安徽省还将培育认定20个省级智能工厂、100个数字化车间,近期将予以公布。竣工投产的国家级智能制造项目改造前后对比,生产效率平均提升45.2%,最高提升1.5倍;运营成本平均降低24.3%;产品研制周期平均缩短31.3%;产品不良品率平均降低34.1%,最高降低近1倍;能源利用率平均提高18.3%。
基础支撑不断增强。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率连续三年超过30%,安徽已累计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2.39万多台;软件服务业营业收入年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年销售额亿元以上的企业数量达到116家;埃夫特和巨一自动化两家企业入选国家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推荐名单。据统计,仅安徽省已完工的25个国家级智能制造项目,就已研制安全可控的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110多台(套),应用智能装备290余种,开发工业软件32套,项目实施期间,制定各类标准140多项,申请专利400多项。
示范带动作用加大。在示范企业的带动下,智能制造新模式得到广泛推广。一是在企业内部其他车间、工厂复制推广,比如海螺集团总结全椒海螺水泥智能工厂的建设经验,已将专家优化系统在十余家子公司推广,并计划用3-5年时间在集团100多家子公司全面推广智能工厂;二是在行业内的推广,比如华茂集团的棉纺智能工厂万锭用工由改造前30人降低到目前15人以下,生产效率提高了50%,安徽省经信厅召开现场会组织百余家企业参观学习,在纺织行业得到广泛推广;三是由基础条件好、需求迫切的行业和区域向省内整个制造业推广。
安徽发展智能制造的主要举措:首先是加强顶层设计。安徽省在《制造强省建设行动方案(2017-2021)》中把“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发布了《安徽省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方案(2017-2020)》;在《支持制造强省建设若干政策》中把智能制造作为重点支持领域,对获得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和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的企业,分别给予50万-200万元的一次性奖补;省政府还出台了《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若干政策》,从提升研发能力、完善服务平台、补齐产业链条、壮大产业集群、加强推广应用等方面,制定了精准有效的专项支持政策,今年已下达了1.3亿资金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
其次是做好组织服务。安徽省不断创新工作举措,搭建服务平台,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成立了安徽省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联盟和安徽省机器人产业发展联盟,设立了专家咨询组,为全省智能制造提供产学研用和技术咨询服务。联合中国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分批次开展全省智能制造诊断服务活动,目前已组织55名专家对淮北、蚌埠、合肥三市的27家企业现场诊断,并将企业诊断报告编印成册,受到了企业和地方经信部门的一致好评。
第三是积极推进项目建设。安徽省以工业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增材制造装备、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智能化生产线为重点,大力发展智能装备产业。每年年初,安徽省经信厅都组织企业编制包括智能装备在内的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研制项目导向计划,并积极推动企业实施。同时,应用首台套资金,已支持企业研制智能装备262个。近四年来,共组织企业滚动实施666个重点智能制造建设项目,总投资554.6亿元,可新增销售收入1605亿元、利润153亿元、税金100亿元。
第四是强化示范应用推广。近几年来,安徽省大力实施机器换人“十百千”工程,连续举办了八届安徽省工业机器人示范推广应用现场会,针对有关行业发展的需求,帮助企业分行业开展一对一“坐诊式”对接工作,扩大了工业机器人在汽车、建材、冶金、石化、家电、铸造、电工电气等行业的应用。多次召开智能制造经验交流现场会和智能制造论坛,通过省内智能制造示范企业介绍经验和参观智能制造现场,全力推进全省智能制造发展。在2018世界制造业大会和2019世界制造业大会期间举办了智能制造展览和论坛,为企业搭建展示、交流、合作的平台。如,在2019世界制造业大会上展示的中电科38所研制的超级针X射线成像系统、合肥超科电子生产的双轨式钢轨超声波探伤仪等智能装备居国际领先水平,惊艳全场。
据安徽省经信厅装备工业处处长施力介绍,下一步工作安排是加强统筹协调。继续大力实施智能制造工程,以构建新型制造体系为目标,以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线,从“点、线、面”三个维度发力布局智能制造,将制造业智能转型作为长期坚持的战略任务,分步骤持续推进。
夯实产业基础。健全技术创新体系,狠抓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夯实智能制造产业的基础,通过补“短板”, “产学研用”多方协同,围绕传感器、工控系统、基础元器件、核心零部件等开展联合创新等措施,引进和培育一批优秀的工业软件与智能装备企业,构建完善的智能制造生态体系。
强化示范推广应用。组织省内智能制造相关企业参加各类展会,召开机器人等智能装备的产需对接会,宣传推广企业的产品和服务。鼓励重点企业建设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培育推广智能制造新模式。实施机器换人“十百千”工程,每年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5000台以上。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充分利用现有渠道,加大省级财政资金对智能制造的支持力度,贯彻落实已经出台的《支持制造强省建设若干政策》。
突出人才培养引进。继续举办全省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借助安徽省有关人才政策,培养和引进一批能够突破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的高层次领军人才,一批既擅长管理又熟悉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一批能够开展智能制造技术开发、技术改进、业务指导的专业技术人才,一批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爱岗敬业的高技能人才。
来源:中国工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