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第一机床厂有限公司”,初听这个名字,很难让人把它与“核电领域”联系在一起。事实也的确如此:上海第一机床厂原先是一家生产齿轮加工机床的机床企业。从上世纪80年代承制“国之光荣”(728工程)秦山一期我国首台核电站堆内构件开始成为我国唯一一家核电堆内构件制造企业,到2004年,上海第一机床厂与上海先锋电机厂核电板块合并,成立了上海第一机床厂有限公司,转变为专业制造核电站核岛主设备——堆内构件和控制棒驱动机构的全核企业。正是这次国有企业的成功转型,带来了我国核电装备领域的腾飞。
作为新中国最早的核电装备制造企业之一,已有十八项核电装备领域的“世界第一”和“中国第一”在这里诞生。上海第一机床厂有限公司不仅是国内堆内构件和控制捧驱动机构领域业绩最丰富、技术路线最全面、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专业核电装备制造企业,其产能更是高居世界第一,可以说是我国核电装备领域名副其实的“领头雁”。
华龙一号:“龙骨”挺直中华核电脊梁
2018年3月15日,对于上海第一机床厂有限公司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这一天,由上海第一机床厂有限公司承制的全球首台“华龙一号”——福清5号机组核岛主设备堆内构件和流致振动传感器安装保护部件顺利通过验收,有力的保障了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的顺利推进。上海第一机床厂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产品技术总监米大为介绍说:“堆内构件在核反应堆所有设备里属于最关键的设备。我们如果把核岛中大大小小的设备比作华龙一号巨龙身体里的各个器官,堆内构件就相当这条龙躯之中的‘龙骨’,相当于摩天大厦中各种承重架构。”
全球首台华龙一号顺利通过验收
全球首台华龙一号福清5号机组堆内构件
为了完美地完成“华龙一号”堆内构件的制造任务,达到近乎苛刻的核电标准指标,上海第一机床厂有限公司先后攻克了71项工艺、试验等难关;完成了2项材料国产化、5项焊接技术、4项检测技术、7项工艺技术的技术创新;获得了10项发明制造专利。上海第一机床厂有限公司仅用30个月完成了全球首台华龙一号堆内构件的制造任务,刷新了国内外第三代核电技术堆内构件制造的纪录,也使企业又一次实现了飞跃发展。
安全责任重于一切:匠心守护“核安全”
为何“华龙一号”的设计精度要达到如此的精准?上海第一机床厂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质量保证部部长与质量检验部部长何雅杰说:“在核电领域,安全重于一切,我们考虑的首要问题并不是经济利益,而是核安全。”何雅杰表示,一个堆内构件由一万多个零部件构成,而核反应堆一旦运行起来,对其运行安全的最大最有力的保障之一就是设备的高质量。
“由于堆内构件的重要性,为了保证质量,一机床对每一个步骤都制定了作业指导书,对重要的步骤还制定的风控措施,仅“华龙一号”堆内构件就设立了147项风控措施。”何雅杰说,为了确保“华龙一号”的绝对安全,上海第一机床厂有限公司制定了完整的追溯机制。“设备上的每一个零件、每一条焊缝,我们都能查出是哪一天,由谁来做的,谁来检验,谁进行的监督,用的是那一批材料,工作文件是由谁来审批通过的,这样就能通过明确责任的方法提高员工的责任心,让每个员工一次把事情做好,也能通过对已发生的问题进行反馈并不断迭代来提高设备质量。”何雅杰表示,正是由于有了这样完善和精细的质量保证体系,才让“华龙一号”从投产至今顺利地通过验收。
中国制造全新名片正走向世界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发展至今,我国的核电事业已逐步从“中外合作”的“万国牌”转变成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造”。而作为中国制造的全新名片,“华龙一号”也已经在世界舞台上证明着自己的存在。坐落于阿拉伯海沿岸、巴基斯坦卡拉奇市附近的卡拉奇2号核电机组,就是继福建福清5号机组之后全球第二个开建的华龙一号核电项目,也是海外华龙一号首堆示范工程,它是我国实施“中巴经济走廊”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成果,也是国家大力推动中国核电“走出去”战略的标志性项目,为中国核电项目“走出去”赢得了更多支持。
目前,“华龙一号”已经在巴基斯坦、阿根廷、英国等国家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并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而享誉全球。从最初的“追随者”到如今的“领导者”,中国核电在世界领域正逐步确立自己的全新地位。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