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入行,参加工作17年,他累计完成了28年的工作量,实现技术创新、小改小革715项,申报国家专利8项——这便是航空工业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航空工业哈飞”)数控铣工、航空工业首席技能专家秦世俊。
去年11月底,秦世俊问鼎了我国高技能人才的最高政府奖项——“中华技能大奖”。该奖项又被誉为 “工人院士”, 自1995年起的20年间,我省获得“中华技能大奖”的仅有9人。今年,秦世俊刚过36岁。他说获得这份荣誉自己的确很兴奋,因为仅在5年前,他还认为这样的奖项对自己而言是遥不可及的。
行者无言自成蹊。秦世俊在航空工业哈飞的17年留下了怎样的精彩“航线”呢?
英雄出处:机会青睐有心人
2001年9月,年仅19岁的秦世俊从哈飞技校磨具钳工专业毕业,进入航空工业哈飞后起初每天只能帮师傅们打打下手,干些装卸零件的体力活,秦世俊坦诚当时心里是有落差的。当时,同为航空工业哈飞劳模的父亲鼓励秦世俊,数控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刚上班不久,秦世俊发现磨削镗刀的技术含量特别高,有很多年轻师傅都不会做,车间里只有老师傅才能做。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学会,让师傅对自己另眼相看。从那天起,秦世俊每天在粉尘呛人的砂轮间里一呆就是几个小时,近一周后终于磨出了一把刀具,得到了老师傅的认可。秦世俊的勤奋、好学一下子得到了另一位老师傅的赏识,有位姓宋的师傅正式将秦世俊“招致麾下”,秦世俊就这样“半路出家”在数控加工当了学徒,跟着师傅从普通铣床抄方开始,在实践中慢慢地体会铣床加工的每一个细节。
当时,秦世俊每天都要干的一个零件,因为数模和锻造的外形有很大的差异不能用编程加工,多年来只能采取手动加工,秦世俊心想这个活儿需要耗费的体力很大而且质量还不稳定,他决定自己琢磨编程方法。
从那以后,秦世俊每天都会用几个小时的时间去钻研,夜里12点下班以后,别人都走了,秦世俊再慢慢地去采集点位,汇编程序,再加工试验。一个多星期后,秦世俊终于完成了这套加工方案,加工效率提高了8倍,零件的一次交检合格率达到了100%,秦世俊说,“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我慢慢地喜欢上了这个创造,喜欢上了攻坚克难。”
秦世俊刚入职的头两年,光学习笔记就记了40多本,每天晚上10点以后才下班回家,很少休息过一个完整的休息日,还自学了电脑制图和程序编辑。秦世俊发现自己慢慢地喜欢上了这个专业,当他把经验、智慧都融入到产品中,产品对他而言就不再是产品,而是倾注了自己心血的作品。
技术创新:攻坚克难“专业户”
在航空工业哈飞的17年间,秦世俊从一名初级工到高级技师,完成了技能上的提升;从一名普通工人到“全国劳动模范”、“最美职工”再到“中华技能大奖”,秦世俊收获的不仅是荣誉,更是对他在专业领域的创新所作出的肯定。
创新早已成为秦世俊的思维习惯,他被称为航空工业哈飞的攻坚克难“专业户”。此前,在加工某型机关键件时,由于法国专家对零件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高,且加工周期短,秦世俊主动请缨接下这个“烫手的山芋”,与法国专家交流,反复思考、试验,最终确定了加工方法。法国专家两人倒班跟踪生产,而他却是一人“全天候”作业,当一件件零件完美出炉时,挑剔的法国专家也不由地竖起了大拇指。无数个攻坚克难的夜晚,秦世俊不眠不休。为了解决某个时间紧、加工难、精度高的零件装夹问题,秦世俊研制出了一套可分解的抱胎夹紧工装。为了不耽误正常生产,他把试验安排在夜里12点以后,经常一干一个通宵。最终,经过3天近20多次的改进,这套工装终于在轴体的中间位置形成了有效支撑,保证了加工精度,并将生产效率提高了4倍。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秦世俊从不吝啬与工友一同分享自己的心得与经验,2014年,在秦世俊所在的“现场攻关组”基础上,航空工业哈飞成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秦世俊劳模创新工作室”,并由他担任工作室的负责人。身为团队的“领头雁”, 秦世俊总是乐于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徒弟称他为亦师亦友型的师傅。目前,他先后带徒16人,现有2人晋升为高级技师、4人晋升为技师、10人晋升为高级工,都已成长为航空工业哈飞科研生产的骨干,秦世俊也多次被评为哈尔滨市名师带高徒活动“模范名师”,秦世俊的创新团队已经成为航空工业哈飞技能人才培养的加速器。
最近,秦世俊与工作室成员一同努力,喜获一项直升机升力系统固定盘内侧倒角加工方法的发明专利授权。秦世俊告诉记者,直升机升力系统固定盘内侧倒角的产品精度要求较高、表面质量要求较严,以往传统加工由钳工手动加工,不但效率较低,并且质量很不稳定。他与工作室成员共同努力,重新设计了加工刀具,改变加工方案,将多工序加工合并成一次性装夹加工,由小进给、快铣削、采用行星铣加工方式,提高加工效率进10倍,合格率达100%。
工匠精神:不能差之毫厘
“精品与废品的距离只有0.01毫米,成功与失败的差别仅在能否全情投入。”秦世俊正是以这样的高标准去要求自己,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纪录:据统计,秦世俊参加工作17年,累计完成了28年工作量,累计自制工装、夹具400多套,实现技术创新、产品改革715项,为公司节约成本700余万元,申报国家专利8项。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每一天秦世俊都在直升机升力系统和起落架系统零部件的生产一线,还要与“秦世俊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一起解决车间生产的“疑难杂症”。秦世俊的工作流程图看似清晰简单:归纳总结需要解决的问题,能解决的制定解决方案;不能马上解决的要制定项目攻关计划、时间节点、选定项目负责人。实则着实不易,时至今日,秦世俊仍保持早七晚七的高强度工作,一旦有临时需要攻关的项目,还要按照任务轻重缓急在时间上进行调节。徒弟张鹏飞说,师傅只要站在机床前就会全情投入,而且善用“巧劲儿”解决问题,比如轴类零件的加工,他制作了一套工装夹具,从以前的多工序辅助加工改进为一次装夹一道工序,一周的活儿提高到两三个小时就能完成,可以说是真正的“效率之王”。
秦世俊告诉记者,成为“工匠”那是需要个人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努力和付出以及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没有理想和信念是坚持不下来的,助力和压力都不是自己的动力。秦世俊总结自己一路的收获,他认为首先从思想上明确技能工人也大有可为,要发自内心的喜欢从事的专业——这对产业工人来说是最重要的。秦世俊认为各级组织搭建交流学习的平台或技能比武对自己明确自身不足的作用很大,找准了方向才能不断提升自己。学习钻研、精益求精、与工友分享、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对秦世俊而言已经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尽管已获得技术工人的国家最高大奖,秦世俊对未来的规划仍无比清醒、踏实,“我还是我,我还是一个一线产业工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带动工作室成员继续共同解决车间生产难点问题, 还有培养更多年轻技能人才。”对于未来的目标,秦世俊希望能和更多更高的专家们交流学习,继续充实自我,为企业带来更好的保质保量尽善尽美的产品输出。
来源:黑龙江经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