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武重集团国家重大专项课题通过技术验收
2017年12月7日,由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参与完成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型机床可靠性评价与试验方法研究”课题顺利通过技术终验收。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的实施对重型机床产品可靠性提升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必须加强成果在行业内的推广应用,促进我国数控重型机床产品可靠性的提升。
“重型机床可靠性评价与试验方法研究”课题主要是针对国内重型机床可靠性低并缺乏有针对性的可靠性分析与研究方法的现状,探求重型机床可靠性评价方法,开展可靠性分析与性能试验技术的研究,解决我国重型机床可靠性增长路线问题,为我国重型机床制造行业提供一套成熟、可操作性强的可靠性增长技术方案,使我国重型机床产品的可靠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重庆中科智能技术与工程学院挂牌成立
1月3日,由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和重庆科技学院,共同打造的重庆中科智能技术与工程学院在该校挂牌成立。该学院是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与重庆市地方高校、在智能产业领域,首个进行深度产教融合打造的学院。
据了解,目前重庆正大力实施“以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战略”,国家也先后出台了《“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等文件。因此,打造人工智能基础资源与创新平台,完善人工智能领域学科布局,推动人工智能领域一级学科建设,成为当前不少高校的工作重点。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院长袁家虎则表示,“该学院将推动重庆市以物联网工程、云计算、机器人、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智能科学的进一步发展。”
“重庆中科智能技术与工程学院力争通过5至10年建设,在测控技术及装备、机器人、人工智能、物联网工程领域等方面,建成2至3个市级以上研发平台和3至5个研究团队,力争成为机器人领域教育与服务的国家级示范基地。”重庆科技学院校长尹华川表示,学院将开办相关专业招收学生,打造智能产业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成果转化基地和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示范基地等。
三、广州市3D打印产业园成功入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日前,科学技术部发布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通知,荔湾区的广州市3D打印产业园荣获2017年“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成为全国唯一一家以3D打印产业为载体的国家级孵化器。
目前,园区在孵企业55家,累计毕业企业17家,主要以3D打印产业链上下游为主,涉及到3D打印设备研发,3D打印软件开发、3D打印材料研发、3D打印设计与服务等领域。已申请专利的在孵化企业22家,占在孵企业总数的40%。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7家、高新技术培育单位12家、新四板挂牌企业15家。并且培养一支具有创新能力,稳定可靠的3D打印技术服务人才队伍,引进了千人技术专家2名、广东省特技人才1名、广州市珠江新星人才1名。
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州市3D打印产业园将按照整体规划、整合资源、分步实施、滚动发展的原则进行,着力打造一个适合 3D 打印等现代服务企业发展的软硬件环境,通过完善的孵化功能和优质的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园区的区域辐射功能,打造成为华南地区3D打印产业示范基地。
四、全国焊接和无损检测创新中心成立
日前,全国机械行业焊接和无损检测产教协同创新中心,在中车戚墅堰所正式成立。这是整合职业院校、企业和培训机构等资源,在全国机械行业领域重点建设的一个人才培养基地。
据了解,中车戚墅堰所作为协创中心的发起单位,长期以来致力于焊接和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在焊接和无损检测技术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目前,其焊接和无损检测人员的资质认证,已经覆盖欧洲和北美两大标准体系,并能为铁路运输装备、航空航天、船舶、石油化工、核电等众多行业提供相关体系认证咨询服务。
协创中心常务副理事长王文虎介绍,成立协创中心,是为振兴轨道交通装备等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全力培养和造就新时代的“高铁工匠”“大国工匠”的重要举措之一。面向全行业培育国际化高端技能技术人才,是协创中心成立的根本目标。协创中心将充分利用现有平台资源,依托中车及相关企业在焊接和无损检测技术、工艺、设备、人才等方面的资源,加强与各职业院校、培训机构的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在立足服务轨道交通行业发展的基础上,加快技术创新、机制创新和模式创新,逐步向整个高端装备制造业及全国机械行业延伸,着力构建支撑行业未来发展战略的职业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培养一批面向国际化、满足行业需求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助推更多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加快“走出去”。
五、美铝与空客达成新合作:继续用3D打印制造大型飞机零部件
前不久,在正于德国法兰克福举办的2017formnext展上,美国铝业公司(Alcoa)正式宣布已经与自己的老朋友空中客车签署了一份新的多年合作研究协议,旨在进一步利用金属3D打印技术生产和验证大型飞机零部件。
据悉,新的合作会将Arconic(美铝分拆公司之一,专注航空航天3D打印)的冶金与金属3D打印专业知识,空中客车的设计与认证能力,以及监管机构的认证相结合。两家公司将联手开发3D打印3英尺长大型金属飞机结构件(如罗纹结构和吊挂杆)的参数和工艺。
Arconic会在其位于俄亥俄州和宾夕法尼亚州的工厂中测试高速电子束沉积技术,然后用它3D打印飞机零部件。这种方法不但成型尺寸大,而且速度最高可以达到其它金属3D打印技术的100倍,因此十分适用于制造大型航空结构件。同时,根据合作协议,Arconic还将展示其独有的Ampliforge工艺。它实际上是3D打印与和传统制造技术的融合,会在3D打印件接近完成时用另一种工艺(如锻造)对其进行处理,从而提高其强度、韧性和抗疲劳性。同时,这种工艺还简化了整个流程,缩短了生产周期,同时减少了材料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