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格力的联动数控加工中心就如同精密加工厂一般。在智能装备领域,数控机床被视为制造业中的‘工作母机’。格力智能装备运用基础设备制造出数控机床,精密程度已达国际水平。它加工的复杂曲面的零件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事、科研、精密器械、高精密医疗设备等生产加工。”
格力电器自主开发的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
【悉恩悉机床网】机器人挥动着臂膀,灵活地翻动,经过有序地自检后,从珠海南水机器人研制基地准备销往各地。
近日出现在各大场合的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带着格力机器人频频亮相。机器人已经成为格力这盘“多元化”大棋中至关重要的一子,也是董明珠近年最乐于向外展示的最新成果。董明珠说,她投资的珠海银隆“现在清一色是格力的装备”。
其实,机器人只是格力电器智能装备家族的一员,目前格力智能装备覆盖10多个领域,有超过百种规格的产品。而其智能装备产业业绩的爆发,也成为格力电器实现“规模再造”目标的重要推手。
智能装备投入不设上限 产业布局初具规模
今年已经是格力电器进入智能装备行业的第5个年头。在这5年里,格力电器的智能装备团队已从刚成立时的仅有10余人发展至1200人,且这一团队还在扩充之中。近期格力进一步加大了对技术研发人员的招募力度。
格力“智能装备时代”始于2012年。那一年,董明珠当选为格力电器董事长,其上任后主抓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决策上马智能装备项目。一年后,格力电器设立自动化设备制造部和自动化技术研究院,2015年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成立,格力智能制造渐成规模,并形成智能装备产业格局。
目前格力电器自主研发产品涵盖伺服机械手、工业机器人以及数控机床等10多个领域,超过百种规格产品。
格力电器每年研发投入超过40亿元,而在智能装备上的投入,格力电器的原则是“按需投入、不设上限”。足见格力电器对智能装备产业的重视程度。
“在格力电器,研发投入没有上限一说。只要确定研发方向,需要花多少钱就花多少钱,即使遭遇失败,仍要继续进行,直到成功为止。在发展智能装备上,格力可以说是不惜投入重金进行科技研发,宁可慢三年也要自主掌握核心技术。”一位格力电器高管表示。
据悉,格力电器智能装备体系还包括注塑整体自动化、钣金工厂自动化、加工自动化、检测自动化、AGV智能物流系统、热交换器自动生产一体化等。其中,仅钣金工业自动化就涵盖钣金底盘组件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点焊自动生产线等环节;加工自动化包括金属导风板铣削机、格力数控机床等;检测自动化体系内还有压缩机自动上线、DTC全功能测试机、薄膜电容标识检测设备、螺钉自动检测机、电加热管自动检测机、在线功能视觉检测设备、铁芯自动检测下料系统;热交换器自动生产还包括热交换器自动生产一体化、机器人全自动焊接系统、管路无人化生产工厂等。
而格力工业机器人体系既有机器人本体加工、机器人组装工厂,也有机器人减速机加工等核心零部件的制造。格力电器这一智能装备的产品线仍在扩充之中,其还将涉足更多领域。
伴随着其在智能装备领域的扩张,近年来,格力电器在各地的智能制造产业基地项目也频频落地。
目前,格力智能装备有四个产业园区,员工逾1000人。这些产业园区分别坐落在珠海、武汉等地。其中,珠海南水机器人研制基地主要用于机器人的研发及产业孵化,珠海吉大机床研制基地用于机床装备的研发及产业孵化,珠海北岭自动化装备研制基地是自动化线体和工业零部件的研发及产业孵化的平台,武汉智能装备产业园则用于注塑和钣金装备、机械手以及减速机等相关配套设备的研发和制造。
一位格力电器高层透露:“目前格力的智能装备产业还在布局之中,目前各产业园已经颇具规模,未来还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
而在这一背后,是格力不仅仅满足于目前的家电行业巨头地位,转型为一家国际工业集团的决心。格力围绕机器人和精密机床两大产业的深度布局,将成为其转型的主要助推力。
数控机床亦是格力近年来大力布局的产业,成为格力智能装备产业的代表。
“格力的联动数控加工中心就如同精密加工厂一般。在智能装备领域,数控机床被视为制造业中的‘工作母机’。格力智能装备运用基础设备制造出数控机床,精密程度已达国际水平。它加工的复杂曲面的零件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事、科研、精密器械、高精密医疗设备等生产加工。”格力内部人士介绍。
机床作为“工业之母”是高端装备制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机床行业起步相对较晚,在精密化上还有差距,80%的高端数控机床仍靠进口。
在董明珠看来,我国机床行业的发展必须立足于自主创新,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
两年前,意识到机床对制造业的重要性,董明珠提出格力要研发自己的数控机床。格力开始自主研发,钻研数控机床的核心技术。2015年第一台自主研发的GA-V2310雕刻机奠定了格力机床发展基础;2017年6月份,格力首台五轴数控机床自主研发成功,标志着格力踏入高端数控机床研发历程。
董明珠说,未来格力电器将紧密围绕机器人和精密机床两大领域深度布局,智能装备产业不仅是格力布局的重要方向,也是格力转型成为工业集团的重要支撑。“现在我们的目光已经聚焦于智能制造,未来还将在这条新路上摸索与实践,推动工业整体升级。”
多元化路径引争议 董明珠:继续发展智能装备
以空调起家的格力,在多元化领域已拓展多年。然而,格力的多元化也一直受到外界热议。
对此,格力某高管表示:“其实专业化与多元化并不矛盾,专业化有失败的案例,多元化成功案例也比比皆是,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你选择哪条路,而是在于怎么去做。格力通过传承‘专注、对标、极致’的工业精神发展智能家居和智能装备,坚持走‘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相信多元化一定会取得成功。”
“国内做智能装备的企业很多,但真正愿意俯下身子钻研技术的并不多。格力一直坚持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对工业机器人三大关键零部件中的控制器、伺服电机和减速器,均实现了自主研发和生产。为了保证产品性能,我们还规定,所有的设备都要先在格力内部自用两到三年,确保质量稳定之后才能对外销售。”
“宁可慢,也要坚持自主创新、自主研发、掌控核心技术。买技术是不能让一个企业长久发展的,没有高瞻远瞩的思想,逐利而行,这不是中国制造业特别是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代所应该有的定位。作为一个制造业企业,要建立自己的信仰,一定要时刻牢记自己社会责任,有担当、使命。中国最缺的是掌控核心技术,这就是我们要去做的。”董明珠说。(格力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