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在上海揭牌
12月1日,上海市政府与工信部在沪签署关于共同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同时为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揭牌。
继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之后,上海作为全国工业互联网先行城市,率先与工信部围绕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签署相关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工信部与上海市将在共同建设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上海分联盟、打造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建设工业互联网国家节点和工业互联网平台、营造工业互联网技术创新与产业化环境以及推进工业互联网宣传与推广等方面开展全面和广泛深入合作。
上海市将在工信部的支持下,以打造工业互联网技术、应用方案与人才高地为核心,围绕建设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为全国促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创业和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试点经验和示范引领作用。
二、南京构筑智能制造发展新优势
南京市经信委副主任乔翠聪介绍:“南京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智能制造发展和振兴实体经济的政策措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筹备设立智能制造产业基金,高水平办好世界智能制造大会等交流合作平台,营造良好的智能制造发展环境。”
据悉,自2016年,南京获批国家“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以来,南京以机器人、数控机床、自动化成套设备等为代表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持续保持增长态势,年均增速超过10%,预计今年产业规模将达到850亿元。
在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智能物流装备等领域,南京市重点培育了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主业突出、产品市场前景好、对产业带动作用大的智能制造大型骨干企业,选择了一批基础条件较好、发展需求迫切的企业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推动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
三、星火机床国内最大数控卧式车镗床通过用户验收
由天水星火机床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的目前国内规格最大的CKT61250×120×32T数控重型卧式车镗床日前顺利通过用户验收。该机具备车、镗等多种功能,是星火机床公司为唯一使用同类产品的德国独资企业研制的,为目前国内规格最大的产品。该产品加工长度达到12m,加工管类零件外径为2.5m、内径为1.8m,镗杆长度为17m,可满足管类零件内外径同台加工要求。来自用户的3名专家经过为期3天的现场检验后认为,该产品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加工长度比用户目前使用的最大产品增加了2m,并希望星火机床公司尽快安排发货。
四、法士特集团董事长一行到访秦川集团
日前,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公司董事长严鉴铂一行到访秦川机床工具集团股份公司,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龙兴元热情接待了严鉴铂一行,并与其进行了深入交流。
严鉴铂董事长参观了集团公司本部齿轮传动厂、机床厂、重型联合车间、工业机器人减速器数字化装配线、设备成套服务公司。座谈会上,双方就磨齿机系列产品、机床再制造、智能制造等业务进行了交流。严董事长指出:法士特集团愿意在下一步的技改中加深与秦川集团之间的合作,在当前有利的政策环境下,希望双方在一些重大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也为秦川磨齿机的改进优化提供支持。龙董事长指出:秦川集团愿意为法士特集团提供最好的产品、最优的服务,在重大技术攻关上面,双方可以充分借用各自的优势资源,共同提升双方的技术水平和制造能力,为陕西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当日下午,严鉴铂董事长一行在秦川集团总裁胡弘,宝鸡机床集团董事长李强、总经理李清耀等的陪同下参观了宝鸡机床厂区,重点察看了国家系统工程研发中心陕西分中心、智能制造单元区、立加工段等展示区。
五、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产业孵化结硕果
经过多年的培育,位于东莞松山湖的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工研院”),目前已经拥有一支600余人的专业化技术团队和1000余人的产业化团队,发起了全国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建设了全国首批智能制造示范点和全国注塑机节能改造示范点,对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发挥了积极作用。
工研院常务副院长张国军介绍,在技术服务方面,工研院建立了品牌设计服务中心、检测技术服务中心、测量技术服务中心、激光技术服务中心、信息安全中心、科技服务中心等6大服务中心,先后为10000多家企业提供了产品设计、产品检测、精密测量、激光加工等集中式高端技术服务。
为了激发高层次人才的创新创业热情,工研院一直致力于支持产业孵化,目前产业孵化已经结出硕果。工研院通过自我造血建设的松湖华科产业孵化园,连续三年享受免税资格的国家级孵化器,连续两年被科技部评为A类国家级孵化器。近两年,工研院还在积极探索将孵化器运营经验进行输出,打造了“华科城”系列孵化器,目前已经在大岭山、道滘、石碣、厚街、韶关等地建设了7个孵化园区,建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广东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东莞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5家,国家级众创空间3家。